东岳山禅寺


东岳山位于衢城东南衢江区大洲镇境内,海拔226.1米。山脉由西向东绵亘,形若伏龙,故又名“伏龙山”。历史上,还有“玄天山”、“玉玺山”之称,宋时改为现名。山上有东岳庙,又名东岳禅寺。

据志书载,“在城东三十五里,接沧洲(今大洲),山上有东岳庙,有泉池二口,东清西浊,最高处将台遗址。西望衢城历历在目。”又据相关文献考,早在唐末宋初,玄天山就建有玄武庙,塑有玄天大帝神像,后毁于兵燹,有遗迹,迄今逾千年。宋徽宗时建东岳庙,祀东岳大帝,始称东岳山。

1987年,经宗教部门登记为寺观教堂开放活动场所。此后,东岳山修缮与开发加快,现有殿堂东岳殿,三清殿,文昌殿,天王殿,大雄宝殿,十殿阎君殿,钟楼,鼓楼,念佛堂,居士楼,斋堂等相关辅助类建筑;

东岳山禅寺供养佛教,道教,儒家三教圣贤法相,寺院恢复建设以来,各地信众争相而来,东岳山成为三教合一的礼拜圣地;

2020年东岳山禅寺管理委员会响应《宗教事务条例》《浙江省民族宗教事务条例》,礼请上海玉佛禅寺“明清法师”住锡东岳山主持寺务;

发展历史

东岳山禅寺,是第二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,殿内的“德尊三界,道贯两仪”名联,体现了古代人民对东岳山神的无比崇仰。

据悉,东岳山禅寺始于宋代,是来自泰山庙的道丈沿钱塘江溯流而上觅址建庙,1144年南宋淳佑甲科状元,右丞相西安(今衢州)人留梦炎,偕道丈同游东岳山,盛赞东岳“形若伏龙,景似泰山”,是一处名山胜地,便根据泰山壁画,按图索骥,建起了东岳大殿,塑造了东岳大帝神象。后经元·至正(1341-1360),清·道光(1851-1860)年间的两次扩建,民间四年(1915)又修建了东岳行宫,使东岳山禅寺达到了鼎盛。东岳山禅寺至今已有870年的历史,1949年衢州解放后,在人民政府宗教政策的保护下,禅寺香火不断,信众来往如织,成了衢南地区的“佛教圣地”,寺庙得到发展,影响进一步扩大。

但在所谓“文化大革命”(1966-1976)的十年中,东岳山禅寺遭到了毁灭性破坏,庙宇建筑除子孙堂尚存残垣残壁,被用作牛棚外,余均夷为平地,苍天古木也被砍伐殆尽,一座独秀名山百孔千疮,人们惨不忍睹。

文革结束后,经过拔乱反正,根据宪法规定,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宪法精神得到了落实。要求重建东岳山的呼声颇高。1987年,由部分信众发起,得到镇村两级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,至2002年,仅15年间东岳山禅寺得到了基本恢复,生态环境受到了保护,修建了一条近1公里的上山公路,大大缩短了灵山名刹和社会大众的距离,成为佛门圣地连结信徒的一条新纽带。2002年经民主选举禅寺管委会后,禅寺管委会内部更加团结,管理更加规范,创新意识更加浓厚,进一步加大修缮力度,完善禅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。

近年来,用移山填壑来扩大地面,增设停车场,祭祀场地。从宁波口岸购进东南亚国家的优质木材,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前来设计施工,全面修缮庙宇建筑,使三座佛殿面积进一步扩大,面貌焕然一新,形成了高大宏伟,金壁辉煌,气势恢弘的新格局。改变过去泥塑木雕的老传统,采用科技含量高的复合材料,重新塑造了各种体态表情不同,风格古朴厚重的神象 尊。

如今东岳山禅寺的主体建筑为三重,至尊供奉着道佛和民间崇信的各种神祗。大殿(居中)至尊供奉的东岳大帝,东殿(观赏堂)进大门至尊供奉大肚弘佛,两侧为四大天王,背后为护法天神韦驮,最后为观世音菩萨。西殿(子孙堂)至尊供奉着周文王(中)两侧分别为文昌帝君、魁星和关圣帝君。

据传,从前,东岳山山高林密,腑视平川,尽收眼底,并借助三源(三条溪流)进可攻,退可守的天然地理条件,成为兵家争夺之地。

元末明初,明太祖朱元璋与元军大战失利,浮石潭(今衢州江名)投河遇救,率残兵败将经过上马凉亭(今大山镇地名)遇胡大海即得救,一度寄居此寺,对部队进行休整,后率部奔赴杭州,直抵南京,最后夺得了元朝天下。

太平天国李世贤(侍王),曾选择此山设将台,发号施令,调兵遣将与清军浴血奋战,现将台遗址尚存。

民国时期,国民革命军周风麒与军阀孙传芳部以拉锯式争夺此山,最终北伐军大获全胜。

抗日战争时期,此寺成为抗日健儿的宿营地,大洲抗日武装远筹帷幄的指挥部,夜袭日寇盘据点“东迹渡”(衢州地名)号令就从这里发出。狠狠打击了日军,提振了抗日士气,现遗迹尚存。

东岳山禅寺历史悠久,传识颇多,但最为人们熟知的还是发生在民国时期的三件事,又称“东岳三记”,一是《传林华封箱禁戏自刎谢罪》,二是《王老三偷皇冠受惩罚》,三是《神威退敌骑》,说明东岳大帝之神灵,现在人们说起来还是夸夸之谈,赞不绝口。

地理环境

东岳山禅寺,坐落在浙江省衢州城东南20公里的衢江区大洲镇境内,是镇政府所在地,交通便利,东邻龙游县,南接遂昌县,西与柯城区毗连,亦是衢江区佛教协会驻地。大洲南面山峦重叠,林木郁郁葱葱,东西北三方丘陵蜿蜒起伏,属仙霞岭余脉,东岳山山体由火山岩构成,抬升后经外力剥蚀成山,主峰海拔500米,原名玄武山,因象卧龙起伏,又叫伏龙山,因景似泰山,亦称“小泰山”,因此,故称东岳山,面积1.4平方公里。


互联网宗教陪息服务许可证编码:浙(2023)001015
文章作者: 东岳山禅寺
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源 东岳山禅寺 !
  目录